让我掉下眼泪的不止昨夜的酒
让我依依不舍的不止你的温柔
曾在一堂经济学课上,西南交通大学的傅浩老师谈笑风生的说过“有时候研究经济、拉动经济所做的所有,还比不上一首歌的影响力和宣传力,比如赵雷的《成都》……”同学们会心大笑。可不是吗,因为一首《成都》,让成都成为了多少人的第二故乡。
这次成都之行是跟相识了17年的老友一起,曾舞象之年一直约着要一起去外面看看,比如看海。兜兜转转多少年划去,我们相聚还是语笑依依。这次成行我们终算是圆了一个年少时的梦。
她说,一想到要去成都的小酒馆门口坐一坐就好兴奋!
凌晨两点,MU降落在双流机场。误点两小时,一下飞机赶忙跟约好的滴滴司机联系,没想到他也不生气,憨憨用标准的成都话淡淡说道“等了四十多分钟哦”。紧接着,他自言自语起来“今天好凉快哦,成都前几日好热哦~”在攀谈中,这位大哥骄傲的说“我们成都人拿着两三千块的工资,能花出两三万的感觉(赶脚)来”。
我被这份怡然自得逗乐了,问他这是怎样的生活智慧,他答道“成都的吃喝消费一点都不高,一个人吃,约朋友吃,一顿火锅才二三十块钱,就很好了。我们也要感谢成都这几年的拆迁发展,我们都是受益者。没有生活压力…….”
迎着车窗外夏日乐悠悠的风,耳机还在循环播放着赵雷一叹三咏的《成都》。
司机大哥跟我们介绍起了双流区的变迁、成都的发展史,这滔滔不绝的地道成都话真是越听越有韵味。
雨路还要走多久你攥着我的手
让我感到为难的是挣扎的自由
分别总是在九月回忆是思念的愁
成都老城区的街道跟台湾很像,都是低矮的楼房,颇具年代的苍蝇小店。
人们也没有步履匆匆,路上时不时能遇到一两个穿着睡衣走出来的人,估计这样很巴适吧。
这种悠闲感总给人一份淡然,好像你拥有的她并不在意,你不拥有的她正享受着。
洞子口张老二凉粉。闺蜜力推甜水面和凉拌面。我尝了一口,这甜水面味道可真特别呵!
它的甜是丝丝的,不像德芙巧克力那种甜的很浓郁;
它的辣,是麻麻的,不是剁椒鱼头那种火辣辣;
粗粗的面筋,很鲜嫩,很有嚼劲,很有味,估计是揉面时就放了盐的缘故。
旁边一位八旬老太太,也点了一份甜水面,只见她认认真真的闻了闻,然后翻了翻,瞧了瞧,默默的对小店员埋怨叹息道“早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味道了咯……面太粗喽……以前用的是红糖,还有芝麻滴……都没有以前好吃喽……”
小小的店里络绎不绝,几乎每个人都点了一份甜水面。
这家小店斜对面正好是文殊坊。遇佛就拜的我,居然这次没能拜成。原因是进庙的每一个人都非常虔诚,男女老少都在排队着给菩萨祈愿呢。
排队拜佛,这场景我第一次见,要对佛法对生活的极大虔诚和包容才会有这样的耐心吧。
因为信,人生才不慌不忙,不急不躁吧。
深秋嫩绿的垂柳亲吻着我额头
在那座阴雨的小城里我从未忘记你
成都带不走的只有你
踱步转了一圈文殊坊,终于没能给佛面谈。只好隔着长长的队伍跟佛行个注目礼,鞠躬礼。搭上另一辆出租车。
这司机大叔说,“你们来成都办事还是旅游?如果是旅游,我推荐你们去易园美术馆,这是文化部跟成都合作的书画展,最后一天啦,活动期间别人都是拿着邀请函来的。都是领导人才能有幸跟这些绘画大师见面……若此生能有缘得他一幅画,那是祖上冒青烟了……市面价是四五万一尺,你们今天要是见到他本人,那可得入手了,白菜价……”
口若悬河,好不热忱!
第二天我们离开宽窄巷子,打车准备去太古里。
又遇到一出租车司机,他说,“你们来旅游,我推荐你们去太古里的“天府财门”,道场千年难遇,我劝你们把在易园买的字画退掉,去求张天师这边的天地人财,要买字画就买张道林的,张天师知道不……最后一天啦,活动期间别人都是拿着邀请函来的……”
这些热情介绍的出租车司机,推荐起景点的那份热忱与骄傲,让我总怀疑成都的出租车公司是否跟成都文旅局有深度合作?是否接受过文旅培训?还是天然对书画对道场有惊人的迷之信赖。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
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
你会挽着我的衣袖我会把手揣进裤兜
走到玉林路的尽头坐在小酒馆的门口
回忆过去这些年,我和她都经历过得意畅快,也独自经受过命运暗流的冲击。如今能泯然一笑,放下纠结,喝喝小酒,品品新茶,倒也能体会到寂静欢喜的乐趣。
人一生中能有老书、老友、老趣、老底已是很满足的事了。
歌曲里的《成都》讲述了一个雨水滂沱的路上,女孩紧紧依靠着男孩,既甜蜜又忐忑害怕,女孩拽着男孩的手臂,问他“还要走多久?”
男孩不是不懂这句话的涵义,只是此时的男孩肩膀太弱,对不确定性的未来有太多的难以把握和慌张。
这时的男孩还只是一个孩子。他对自由和爱的理解,还是来源于对妈妈照顾的依恋。女孩一直在等男孩给一个答复,哪怕只是一句“相信我”。
男孩什么都没有说,只是望着凄风苦雨的街道,被女孩“逼问”,他犹豫不安,甚至紧张起来。
多年过去了,经过生活的淬火,男孩业已长大,他对自由和爱有了更深的领悟。
阴雨的夜晚小城,华灯初上,夜色朦胧,他回顾起曾渴望跟他一起共度风雨的女孩,如今早已消失在人海。
于是男孩就幻想起,如果女孩还在身边,伴着如今成熟成功的他,一定会骄傲的挽着男孩的衣袖神情自若的逛街喝茶,而男孩一定以成功男士从容自信的微笑着,云淡风轻的把手揣入裤兜,眼神却笃定镇定的望着女孩,对她说“相信我!”
此时的男士早已不是曾经青涩一穷二白的男学生,他自豪地把手插进裤兜,以巡视和检阅的姿态静观着生活。
而女孩呢,在离开“爱情至上”的魔咒后,她也经历了生活的险恶浮沉,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明白了谁都不是谁的附庸,谁也不能指望和依靠谁。
独立的她,更加自由。曾经男孩迷恋的自由,她此刻明白了自由的涵义。
两个长大成人,成熟独立又笃定的人,此时如果遇见,一定是金风玉露一相逢,更胜却人生无数。可命运舞台的因缘际会,总是在时空交错间,推搡着还没准备好的人们一个个登台表演。
有的人即兴演出,曲终人散;有的人,颤颤巍巍,磕磕碰碰;有的人静默登台,拂袖即走;有的人或喜或叹,了此一生。
我和她,一上午坐在龙堂戏院的舞台前,听着川剧《变脸》,看着小丑耙耳朵,感悟了羽毛平衡术的神奇与魔幻,喝完新茶铁观音,求到了几幅字画。
冷眼看藏刀变脸,才知人走戏还多;
入门听议剑迎贤,须信梨园川穷卓。
成都,真的是一个“少不入川,老不离蜀”的好地方。#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