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被认为是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问世60年来,除了北京人艺先后推出过导演焦菊隐、林兆华两个版本之外,再无专业剧团敢重演这部经典。然而,今年和去年以来,中国的戏剧舞台却先后诞生了两部具有极大影响的新《茶馆》。一部是刚刚在乌镇戏剧节上作为开幕大戏上演的孟京辉版《茶馆》,另一部,就是由四川人艺出品、李六乙导演的四川话版《茶馆》。两部新《茶馆》在风格上大相径庭,但步子却都迈得极为大胆。孟京辉的《茶馆》用极为当代和西方的舞台呈现,重构了《茶馆》。而李六乙的版本则在忠于原著基础上,具有强烈的川味儿和精致感。自去年四川话版《茶馆》在成都和北京首演广受好评之后,今年,该剧将在全国7个城市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巡演。11月20日,该剧将作为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剧目,在文化广场演出3场。
四川人艺版《茶馆》有浓郁川味,经典剧作应该活在每个时代的舞台上《茶馆》发表并演出六十年来,除了北京人艺以外的国家剧院,无人问津无人触摸?《茶馆》为什么这次让四川人给拈了头彩?为什么要排《茶馆》?在四川话版《茶馆》创作之初,导演李六乙就在“导演的话”里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李六乙看来,《茶馆》是中国戏剧文学、戏剧表演美学、戏剧导演美学巅峰之作,“一部经典剧作应该活在每个时代的舞台上,而不是尘封在书架上。”“而于我,创作本身,首先是致敬!”“致敬老舍先生为新中国新时代创作了一部永恒的经典:文学中深遂的思想、语言中幽默的智慧、人物中悲悯的关怀、结构中自然天成的格局。人与历史浑然一体,个体命运与历史长河息息关联。历史批判与人性批判难解难分,人入木三分。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这样人性关怀的作品,需要这样充满人道主义精神大慈大悲的作品,需要这样充满时代前进力量进步精神的作品。”“致敬焦菊隐先生为中国的戏剧带来了世界的尊重:文学怎样成为了戏剧,表演怎样成为了文学重要的组成,现实主义的多元哲思,民族化的高度统一,中国剧院的美学品质,剧场艺术的美学格调,‘虚假’艺术的天敌,表演的真伪,等等!”而作品的全盘“四川化”,成为这版《茶馆》主要的突破口。整出剧有着浓郁的巴蜀文化,四川盖碗茶取代北京大碗茶,四川特色竹椅取代北京长凳,甚至还有成都街头的老招牌与当地特色小吃等。四川曲艺金钱板的演唱,既解决了幕后舞美换场的时间问题,也充分展示了川文化里特有的幽默和谐趣。
川版《茶馆》为中国话剧打开一扇门窗,经典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相较北京人艺的《茶馆》,虽然这部全新创作的川版《茶馆》在舞台感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整个剧组都以敬畏之心致敬经典。除了对白使用四川话之外,所有台词都一字未改。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集合了剧院老中青三代演员演出此剧。在主创团队上更是邀请了国内多位重磅艺术家加盟,导演李六乙在国内外舞台创作领域享有盛誉;舞美设计严文龙,来自中国国家话剧院,曾获多个舞美设计大奖;灯光设计胡耀辉,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教授,独立完成近百部的舞台剧灯光设计;服装造型设计门晓光,活跃在戏剧舞台和电影电视美术指导领域。而这一四川话版《茶馆》在首演之后无疑引起了极高的话题讨论。北京人艺版《茶馆》中“常四爷”的扮演者、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在看完四川话版《茶馆》后发表评论说:“川版《茶馆》是超出任何人想象的一部作品。格局很大,大家要坚决相信这个样式、风格,我为你们的大胆、勇气、演员发出的光彩而由衷高兴。”而北京人艺老一代表演艺术家蓝天野老师更表示:“这版《茶馆》打破了一种不正常、习惯性的理念!为中国话剧打开了一扇门窗!经典绝不应成为固定的模式。”在《茶馆》即将来沪前,上海戏剧界也对此颇为期待。话剧表演艺术家吕凉曾经在峨眉电影厂工作过多年,对巴蜀文化颇有感情,对于四川的同行能够“卷土重来”,并且带来这样一部经典,他感到十分高兴。而在上海戏剧学院任教的川剧表演艺术家田蔓莎认为,当下世界戏剧在不断重新演绎经典,但中国戏剧却很少演绎自己的经典。《茶馆》为中国戏剧打开了一条道路,那就是我们的经典也可以去重新解读和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地道川味儿《茶馆》选择与大麦网旗下的MaiLive进行深度合作。MaiLive通过全域整合营销,加磅品牌价值,赋能演出方。为了让更多热爱戏剧的观众看到这一部充满创新、别具风味的新式四川话《茶馆》,进行精准营销,借助支付宝、天猫、优酷等阿里系资源入口进行活动定制宣传。针对每座巡演城市的特质,配合演出及剧目衍生活动落地。同时助力《茶馆》成为巴蜀文化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