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给初见的人以极大震撼,因其擅用变脸、钻火圈、藏刀等特技来表现人物,尤其是“变脸”,更成为川剧的代表元素之一。
喷火川剧广泛分布于川渝云贵四省,对地处北方的人而言,没有文化的浸润,对于川剧的了解也就局限在其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但如上所说的“变脸”等特技并非川剧的完整面貌。川剧作为一个地方性剧种,其剧目却非常丰富,完全有潜力成为具有全国性的剧种。剧目丰富到什么程度呢?据四川省川剧研究所的统计,至少有种,旧称“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
川剧脸谱近日撰文皆是从梅花奖获得者的角度来看各剧种的发展,对于川剧不妨也如此。川剧虽非全国五大剧种,在梅花奖数量上完全不逊色于五大剧种:自年梅花奖是设立以来,川剧共有25位艺术家31次获奖,比位列五大剧种的黄梅戏获奖人次还多,在各剧种中排在前列。
川剧历届获得梅花奖的川剧艺术家及其所属单位如下:
年第1届晓艇四川省成都市川剧院年第5届刘芸四川省成都市川剧院年第6届古小琴四川省川剧院年第6届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年第7届陈智林四川省川剧院年第8届马文锦重庆市川剧院年第9届田蔓莎四川省戏曲学校年第9届陈巧茹四川省成都市川剧院年第11届刘芸四川省成都市川剧院年第11届喻海燕四川省绵阳市川剧团年第12届何玲四川省川剧院年第13届萧德美四川省川剧学校年第15届蒋淑梅四川省绵阳市川剧团年第17届沈铁梅重庆川剧院年第18届刘萍成都市川剧院年第19届李莎四川省川剧院年第20届田蔓莎四川省川剧学年第20届孙勇波成都市川剧院年第20届崔光丽四川省川剧院年第21届陈智林四川省川剧院年第22届孙普协成都市川剧院年第22届黄荣华重庆市川剧院年第23届刘谊四川省川剧院年第25届沈铁梅重庆市川剧院年第25届陈巧茹成都市川剧院年第25届王玉梅成都市川剧院年第25届谭继琼重庆市三峡川剧团年第25届胡瑜斌四川省南充市川剧团年第26届王超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年第27届吴熙重庆市川剧院年第29届虞佳成都市川剧研究院
虞佳剧照从如上的列表可以看出,川剧是梅花奖的常客,29次评选中,只有8次没有川剧;而在21次获奖的年份中有6个年份至少有两人得奖,在年第25届上甚至出现了沈铁梅、陈巧茹、王玉梅、谭继琼、胡瑜斌五人同时获奖的情况,这在梅花奖近四十年的历史上估计也是绝无仅有了(猜测)。
从性别比例看,25位川剧梅花得主中间有6位男性,占总人数的24%;19位女性,占总人数的76%,保持着戏曲界一贯的“阴盛阳衰”。
从省份看,在31人次获奖中,24人次来自四川省,占总人次的77.4%;7人次来自重庆市,占总人数的22.6%。
四川省成都市川剧(研究)院11人次,占总人次的35.6%,是拥有川剧梅花奖获得者最多的剧院;四川省川剧院以7人次紧随其后,占总人次的22.6%;重庆市川剧院有6人次获梅花奖,位列第三,但川剧界唯一一位拿到“梅花大奖”的沈铁梅就是来自重庆市川剧院,沈铁梅的弟子吴熙也在年拿到了梅花奖。
沈铁梅川剧艺术家中获得“梅花大奖”的仅有一位,但获得“二度梅”的艺术家多达4位,他们是刘芸、田蔓莎、陈智林和陈巧茹。
除四川、重庆外,其他省份尚没有川剧艺术家拿到梅花奖,下一次的梅花奖评选在年4、5月份,期待川剧能带来惊喜,梅花奖别带来惊吓(川剧与梅花奖还有过一段不开心的往事,这个他文再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