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学习强国”全国平台揭晓“我正在读的一本书”主题征文优秀作品名单,全国共篇作品获奖,其中四川4件作品获奖。值得一提的是,这4件作品全部来自绵阳。
据了解,为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持续推动全民阅读深入开展,提升全民阅读兴趣和素养,自年7月以来,“学习强国”全国平台联合地方学习平台和县级融媒号,共同开展“我正在读的一本书”主题征文活动,社会各界踊跃参与,共征集稿件余篇,采编上线余篇,其中总平台采编上线余篇。
自征文活动启动以来,绵阳市共征集稿件63篇,被“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采编上线32篇;被“学习强国”全国学习平台采编上线8篇,其中4篇在全国余篇作品中脱颖而出,为四川摘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一等奖获奖作品——《〈古文观止〉明我心志》(报送单位:涪城区委宣传部通讯站)。
作者陈正分享了《古文观止》如良师益友般陪伴他十余载,充盈他的精神世界、提高他的文学造诣、伴他挂职壤塘、支撑他战胜病魔的经历。从他的故事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二等奖获奖作品——《〈文化苦旅〉: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报送单位:盐亭县委宣传部通讯站)。
作者杜秦在无数次的青灯伏案中,跟着余秋雨在山水风物中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文人的人格,从而深化自己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进一步担当起教育工作者彰显中华文明、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
二等奖获奖作品——《〈川剧史话〉:让爱回家》(报送单位:涪城区委宣传部通讯站)。
作者张吉安介绍了自己原本是如何“质疑”川剧,后在《川剧史话》的带领下,又是如何理解川剧、爱上川剧,并在《川剧史话》的桥梁作用下,让川剧走进家里,走进下一代的心中。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以及发展与未来。
三等奖获奖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让梦出彩》(报送单位:涪城区委宣传部通讯站)。
作者陈鲁怀恩是一名小学生。他以小朋友的笔触,介绍了一本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本书是他的爷爷送给他爸爸的生日礼物,他的爸爸又送给他的“传家宝”。传承三代,历经近半个世纪,小说中的场景已然变成了绵阳科技城的现实。正是类似《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的作品,在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中种下一个科技梦、一个对未来的梦,才会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创新探索,让一个个梦想照进现实。
近年来,绵阳不断夯实基础、打造阅读品牌、深化阅读服务,持续推进实体书店培育工程、公共图书馆惠及工程、书咖书吧推广工程、企事业单位图书室提升工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工程、科技城阅读新空间打造工程等10大工程建设;坚持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打造了10大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大力推动数字化阅读,积极推进数字化阅读服务能力提升,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
来源:“学习强国”绵阳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