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人才培养为剧种延续发展

5月31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班(川剧、河北梆子)教学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千龙网记者纪敬摄千龙网北京5月31日讯(记者纪敬)5月31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班(川剧、河北梆子)教学研讨会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国戏师生、专家相聚一堂,针对地方剧种的人才培养和艺术创作进行交流研讨。5月27日至30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包括折子戏专场、多媒体河北梆子神话剧《宝莲灯》、川剧神话剧《白蛇传》,展示学院戏曲教学的成果和艺术风采。据了解,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班,是由河北梆子和川剧两个剧种的29名学生组成,其中25名表演专业学生,4名器乐专业学生。他们来自6个省份和直辖市,多是各地剧团的青年骨干。5月29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图为河北梆子《宝莲灯》。千龙网记者纪敬摄川剧、河北梆子作为国家级“非遗”剧种之一,在中国戏曲界有较大影响。为进一步研究两个剧种的历史沿革、行当流派、表导演形式、地域文化,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探索川剧、河北梆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推动两个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国戏针对每期毕业班都召开教学研讨会。5月29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图为河北梆子《宝莲灯》。千龙网记者纪敬摄“对地方戏的规范要有敬畏之心,而后,才是大胆和谨慎的自信创新。”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贯涌教授认为,中专教育解决的是唱、念、作、打等技术的全面化和规范化问题,而大学本科教育解决的是思维建设、剧种未来发展的问题。大学教育承担戏曲文化的延续发展,学生要实现表演的挥洒自如、动情达意、收放得当、求新促变。5月29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图为河北梆子《宝莲灯》。千龙网记者纪敬摄“死学永远成为不了好角儿。掌握了规矩,你就得心应手到达‘自由王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宋丹菊针对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毕业展演的表现,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河北梆子《宝莲灯》需要适当做“减法”,三圣母在舞剑之前换服装时,仙女的舞蹈戏份过多,三圣母换装可以通过别的技术来解决。刘彦昌在圣母庙中与圣母相遇的一段表演中,红绸缎的道具过于显眼啰嗦,是否可以替换成高雅的颜色或简化红绸。5月29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图为河北梆子《宝莲灯》。千龙网记者纪敬摄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表示,今年是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本科办学的第十年。针对25个地方剧种人才的培养,中国戏曲学院至少和25个院团建立了密切的关联。巴图院长总结了25个剧种的教学模式,比如订单式的培养,如北京曲剧班;散进整出的河南模式;依托地方院校,校校合作的培养模式,包括河北梆子、晋剧;促进人才洗牌,推进整合的越剧班模式,面向全国自主招生,把散落院团的越剧演员汇集在一起培养,在不同的省域开花结果;少数民族地区的戏曲人才培养;对于基层院团濒危剧种的高端人才培养;大中专台阶式培养,比如陇西汉剧等。5月29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级多剧种本科班(河北梆子、川剧)毕业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图为河北梆子《宝莲灯》。千龙网记者纪敬摄据悉,今年10月4日至7日在梅兰芳大剧院,将再次展演川剧、河北梆子剧种教学的风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