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变脸”可谓是中国传统戏剧脸谱的又一次变革。
成都一家火锅店雅间的川剧变脸表演远古巫舞和傩舞的面具是静止的,随着戏曲的发展,逐步演变为舞台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脸谱可以随着演员的表情产生动态的、丰富的性格特征效果。“变脸”则把面具多样化,变幻出不同的脸谱,产生更加具有冲击效果的视觉感受。
川剧变脸人偶川剧变脸公仔成都博物馆馆藏四川木偶戏变脸川剧“变脸”技艺如陕西秦腔之“吹火”,(川剧也有类似的喷火表演,但不如秦腔“吹火”有名)属川剧招牌绝技、看家绝活,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川成都三道堰古镇惠里戏台川剧绝技吐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变脸跟石头缝里面蹦出的孙猴子似的,此前默默无闻,一夜之间爆红,成为四川最不可取代的招牌名片之一,一时风头无双。连四川科技馆都专门制作了变脸机器人展出,实现了变脸与高科技的结合。
四川科技馆都专门制作了变脸机器人那个年代,四川人普遍的意识里,作为川剧的独门武功,跟武侠小说飞天遁地的轻功一样,变脸属不传之秘。当时如日中天的香港巨星刘德华拜师学艺的新闻更是沸沸扬扬满天飞。
时至今日,不知不觉间,寻常酒肆茶馆,餐厅开业露天坝舞台……变脸随处可见。
这种变化常常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川剧变脸演变为成形的技艺形式,始于上世纪70、80年代,短短几十年,就普及到广场舞、坝坝操的程度了?!
成都各餐厅常见的川剧变脸表演成都各餐厅常见的川剧变脸表演实际上,这种平民化式的普及,恰恰说明变脸技术已经成熟到标准化、程式化的水平。只有实现了标准化、程式化,才可能批量生产演艺人员。想来现在应该有不少艺术学校或培训班培养普及型的变脸演员。
成都餐厅年青的川剧变脸演员成都餐厅年青的川剧变脸演员在成都喝茶、吃火锅,经常能看到表演变脸的小伙子们穿大堂,走雅间……招揽生意,稍有空闲又忙活着,帮助餐厅服务员阿姨、大姐们给就餐的食客端茶上菜。外地来成都的朋友往往都会兴致勃勃招呼演员表演,近距离一睹传说中的川剧变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