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非遗购物节”主题为“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口号是“享传统文化购非遗好物”“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本次活动由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区供销联社、朝阳街道主办,区文化馆、区博物馆承办,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碚区旅游集散中心实施。
据介绍,今年“非遗购物节”亮点纷呈。活动主办方根据消费者需求,开展线下非遗巡展,巡展上推出花丝镶嵌(侨色)珠宝、“蝶花牌”怪味胡豆、土沱酒、缙云甜茶、木雕艺术品、五谷粮食画、叶脉画作品等好看、好吃、好喝、好玩、好用的特色项目和非遗产品。活动期间,主办方还联合抖音等电商平台开展线上推广展示、销售。同时,本次购物节还邀请了40余名自媒体达人,向市民“在线种草”非遗产品。
据了解,活动当天还成立了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协会、北碚区文旅自媒体协会。“通过党建引领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这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创业平台,还有利于促进‘非遗+’产业的发展。未来,协会将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利用,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以保护带动开发,以开发促进保护,以文化产业化的方式带来经济效益,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协会会长单位负责人戴应奎说。
"新闻多一点"01
扶持+推广
让北碚非遗真正“活”起来
一首古诗、一条老街、一池温汤、一座山、一城人文,北碚是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
目前北碚非遗项目内容丰富,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10大类别。其中包括“北泉板凳龙”“北碚玻璃器皿成型刻花工艺”“花丝镶嵌”“缙云甜茶”“北碚民间故事”“缙云山道医养生”“偏岩耍锣鼓”“北碚剪纸”“复兴贺家拳”等一批重点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北泉板凳龙”发源地澄江镇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北碚剪纸”为代表的“重庆剪纸”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作为中国剪纸的组成部分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北碚区非遗刺绣项目亮相韩国冬奥会中国文化嘉年华活动。
近年来,北碚区非遗中心秉承非遗“活态传承”从娃娃抓起,每年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博物馆开展活动近场次,组织社区川剧票友开展川剧座唱活动,将传统川剧艺术带进学校,传递传统文化魅力。此外,北碚区终坚持以文化遗产拓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企业发展带动产业提升,以产业提升促进遗产保护,不断探索非遗传承项目资助机制,推动非遗连接现代生活。
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左书侨告诉记者:“在北碚区非遗中心的支持下,我们以花丝镶嵌为中心,延伸出明、清等时期服饰文化等,目前我们已打造出综合性照相馆,在非遗照相馆,游客可以穿上非遗服饰,吃着非遗食品,全方位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化,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
02四城联动
北碚走好“博物馆+非遗”之路
北碚拥有巴渝文化、红色文化、抗战文化、乡建文化、生态文化等。不仅如此,北碚博物馆众多,除重庆自然博物馆外,还有区属博物馆,辖有梁实秋纪念馆、四世同堂纪念馆、卢作孚纪念馆、复旦大学旧址、晏阳初纪念馆、美龄堂以及北碚历史文化展览馆等一大批文博场馆。
为盘活资源,北碚正着力打造“百馆碚城”。北碚区博物馆率先在重庆文博场馆中进行深度活化,充分利用卢作孚纪念馆、梁实秋纪念馆独特的资源优势,打造了“雅舍书院”和“孚生叙文创空间”,通过办展览、看演出、逛集市、开直播等方式,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据介绍,北碚区以此次“非遗购物节”为契机,推出北碚非遗(作孚)生活馆、北碚非遗(缙云山)生活馆、北碚非遗(万达)生活馆、北碚非遗(北宾)生活馆、北碚非遗(供销)生活馆等非遗馆,集赏、学、品、玩于一体。同时,此次非遗节北碚还与绵阳、巴中、类乌齐成立“碚齐绵巴”四城非遗联盟,助力四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
北碚区博物馆馆长莫骄表示:“在国家对文博事业、非遗保护日益重视的环境背景下,‘博物馆+非遗’的模式优势凸显,我们将利用好非遗元素,结合博物馆文创衍生品的优秀设计,开发具备文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受大众欢迎的文创产品,进而助力于文博事业、非遗保护,以及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来源:北碚发布北碚工作推荐群
优质招聘信息及时推送免费进群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