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6月4日至6日,“青春版”歌剧《江姐》在上海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演员们都是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的青年师生。当《红梅赞》《绣红旗》等经典唱段响起,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民族歌剧《江姐》改编自红色小说《红岩》,上世纪60年代首演以后轰动全国,至今常演不衰。《江姐》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融合川剧、婺剧等中国戏曲艺术的音乐形式,民族色彩浓厚。
华东师范大学“青春版”歌剧《江姐》剧照
这已经是华东师范大学十年来第三次排演这部作品了。第一次是年,在上海大剧院上演,第二次是年,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三场。看完当时的演出,第一代“江姐”任桂珍曾激动落泪:“孩子们的演出太棒了,我太感动了!”今年是建党百年,也是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第三度排演《江姐》,歌剧实验中心邀请岳彩富担任总导演,上海歌剧院第三代“江姐”江燕燕作为艺术指导。
第三次出演“江姐”一角的许洁,是华东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在第一代“江姐”任桂珍和第三代“江姐”江燕燕的言传身教下,许洁对江姐的人物形象有了全新的理解。“如今,我也成了母亲,更能体会江姐作为一位母亲内心柔软的一面。”
第三度排演《江姐》,华东师范大学歌剧实验中心邀请岳彩富担任总导演,上海歌剧院第三代“江姐”江燕燕作为艺术指导。
首次出演“江姐”的博士研究生周怡是一名党员,她说:“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担任这么重要的角色。在和‘江姐’亲密接触、体验革命的艰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饰演“华为”的大一本科生张树杰说:“能在《江姐》中扮演重要角色我感到无比自豪,希望能把江姐的精神继承和传颂下去。”
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王周悦在三次《江姐》的排演过程中始终在幕后默默付出,身份从舞台监督到导演助理,再到副导演。“感知不易,学会担当,舍得奉献”是王周悦对江姐精神的深刻领悟,在这次排演过程中,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和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海燕,分别在剧中饰演“红军战士”和“学生”
三次排演歌剧《江姐》,华东师大歌剧实验中心负责人、艺术总监曹金发现,《江姐》依然能引发当代观众的共鸣。台下的观众,不论年龄大小、职业身份,都能入戏,这给了曹金信心和鼓励。
“《江姐》是中国当代歌剧领域值得骄傲的作品。该剧中角色声部齐全,人物形象鲜明,戏剧情节感人,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排演,并能引起不同年龄观众的共鸣。”曹金说。
许洁饰演的“江姐”
今年1月开始,近百人的参演师生便在课余和节假日时间轮番扎根在歌剧实验中心的排练现场,一遍又一遍地打磨作品。对华东师范大学的师生们来说,《江姐》的排演是一堂生动的美育课,更是一堂浸入式的思政课。
编导组还邀请了两位特别的演员客串——华东师大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李恺和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杨海燕,她们分别在剧中饰演“红军战士”和“学生”的角色。学校各个党支部也借着歌剧《江姐》的上演,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开展党支部活动。
周怡饰演的“江姐”
学校医院、医院等医务单位的医护人员前来观摩《江姐》,现场还有来自江苏、浙江、北京等地的观众。乐评人吴申说,“经典歌剧都是打磨出来的,学生时代就能演绎经典歌剧,幸福啊!”
观众在剧场合影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吴桐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