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丨彩灯与歌舞齐飞,玉垒花灯戏唱出时代

c#.net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花灯戏,是一种由社火小戏演变成为地方戏曲的传统剧种,因为在正月十五开始演出,台前台后挂满各种彩灯,彩灯歌舞交相辉映,由此而得名。又因它最早出现在陇南市文县玉垒乡一带,又称为玉垒花灯戏。玉垒花灯戏的唱法比较独特,它不象秦腔那样的板腔,而是以角色腔加各种感情腔,再加上表现特定戏剧动作的民歌小调共同组成了该戏的唱腔形式。

文县玉垒乡,位于甘陕川三省交界处,为白马氐、巴蜀、秦陇等多种文化交汇地带,此地因处于玉垒古关,史称“陇蜀咽喉”,古阴平古道穿境而过,有史以来就是从陇到蜀的重要通道,此地亦处于白龙江和白水江两江交汇处,地理位置险要,古人出于对自然的崇拜,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花灯戏”这一民俗活动便逐渐流传了下来。

玉垒花灯戏,最早约出现在17世纪末(明末清初年间)。早期的花灯戏就是从四川带来的一种小秧歌剧,剧情比较简单,人物不多,唱腔也较单一。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不断丰富完善,表演程式上借鉴了秦腔、川剧的特点,音乐唱腔上吸取了陇南民歌、小曲音乐等特点,使花灯戏从最初的秧歌剧中脱胎而出,成为一种较大型的戏曲剧种。

玉垒花灯戏的演出形式大体为两种:一是有人物故事的“丑、旦剧唱”,被称为地花鼓、竹马灯、打对子和对子花灯等;二是“联臂踏歌”的集体歌舞,习惯称为“摆灯”和“跳灯”。这些地花鼓、花灯等民歌舞形式,经过长期的演变,有的吸收戏曲的程式规律,逐渐发展成花鼓戏;有的则较多地保持着花灯的歌舞特点,搬演戏曲故事,被称为“灯戏”和“花灯戏”。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乐素材和风格以及受邻近姊妹艺术影响的不同,各种花灯戏在剧目题材、声腔结构、表演特点上,都各有特色,发展的历史过程也不尽相同。

玉垒花灯戏的突出特征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与做紧密结合。花灯系当地自制,造型美观,形式多样,灯中置一油窝子(一种小油壶)。耍灯时,花灯手(均为男性)穿红着绿,一手执花灯,一手执折扇,边走边扭边唱。道白均为本地方言,但唱腔揉进了许多陇南民歌小调,高亢、流畅,没有板腔形式。其剧目取材广泛,较多源于民间日常生活和爱情题材,也有不少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题材。剧情曲折生动、风格质朴、简洁风趣,具有较强的大众性。

玉垒花灯戏伴奏领奏乐器分为文乐和武乐。文乐一般是自制的大筒子胡,再配上二胡,也有配竹笛、四弦子等乐器;武乐即打击乐,有大锣、鼓、大钹、暴鼓、马锣、京锣等。花灯戏的音乐属高腔系统,曲调主要为五声音阶调式,唱段由上、下两句构成,多为四至六句为一段落,最后一句用“搂腔”(即帮腔),男女对唱时,男角服从旦角。

玉垒花灯戏表现力极其丰富,既能表现秦腔中慷慨悲凉的特点,如《铡美案》;又能表现出川剧灯戏的俏皮,诙谐幽默,展现出玉垒花灯丰富多彩、表现力极强的特点。其唱腔起唱高亢,如秦腔起唱,吐字刚强有力,粗犷豪迈,渐趋婉转细腻,悠扬转腔,起承转合、百折千回,余音袅袅;念白也是干脆利落,在适当的地方有拖音,颇具川剧中灯戏的味道。其最典型的要数幕后帮腔,众人相和,悠扬洒脱、气势雄浑。

目前,玉垒花灯戏演出的传统剧目有近50本,其中文戏有《白天院》《双赶子》等13本;武戏有《棘阳关》等12本;折子戏有《小上坟》等17折。每次演出,全村人聚集在一起,台上尽情演唱,旁边众人帮腔,台下掌声连连,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乐融融,看到这种景象,不管是谁,都会被花灯戏浓厚的乡土味和乡邻之间亲切和谐的气氛深深感染。

责任编辑:何瀚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