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又名汉调秦腔、南路秦腔、桄桄戏,是一种由秦腔演变而来的新型剧种,唱功十分讲究,表演追求夸张,善于表达读谐幽默的故事,因其采用本地方言作为舞台语言,因而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很受百姓青睐。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一带广为流行,历史上曾一度传播到川北、陇东、鄂北等地区,具有很坚实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声誉。
明朝时期,秦腔传播到汉中、安康等地区,到清朝时建立了很多班社,在演出的过程中,艺人们吸收了本地区的民间山歌、小调,丰富了唱腔曲调,秦腔开始发生变化;不久后,川剧和汉剧的传播更使得秦腔演变为新兴的汉调桃桃,新剧种既保留了秦腔豪迈激越的特点,又融入了川、汉剧的柔和之美,在声腔和表演体系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风格。
和秦腔一样,汉调桄桄的唱腔也属板腔变化体,在声腔中保留了秦腔一人主唱,众人帮腔的特点,其帮腔多是以花脸行当为主,善用“假嗓”,声高八度,尾音拖腔较长。唱腔的板路包括二流、慢板、尖板、拦头等多种板式变化形式,根据旋律和曲调的进程,则有软、硬、快、慢之分。“软”是指旋律和曲调较为平稳低婉,善于表达悲伤痛苦的情绪;“硬”则是指旋律比较高昂激越,流畅明快,多用于表达欢喜愉快的情绪;快指的是快板,慢则是慢板。
和秦腔一样,伴奏乐器分为文场和武场两种,早期的文场以二弦为主奏乐器,后来改变为以板胡为主,辅之以京胡、海笛、三弦等与之配合;武场则是以打击乐器为主,如尖鼓、钩锣、平鼓、饶钱、牙子、梆子、木鱼等乐器都是汉调桃桃中常用的。发源于民间的汉调桄桄剧目丰富,内容翔实,传统剧目有七百多出,汉调桄桄独有的有百余出剧目,如《刘高磨刀》、《槟铁剑》、《夕阳山》、《水灌晋阳》、《红缨披》等;而《帝王珠》、《无影剑》、《呢喃阁》、《草坡面理》等剧目在其他剧种中鲜见或已失传;后来新改编的《孔雀胆》、《宇宙锋》、《芙蓉剑》也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表演中,汉调桄桄追求幽默滑稽的效果,来取得百姓的喜爱,多采用大幅度夸张的表演手法,在实践中,汉调桃桃形成了很多独特的技巧,如箍桶、吊毛盖、揣火、耍椅子变脸、换衣、棍架子、撒莲花等,另外还有不少步法和身段的技巧。虽然汉调桄桄的服饰和化妆都很简单,但其却十分注重唱功,当地人都习惯听这种声音优美、旋律激越的音乐,并沉醉在其中,久久不能自拔。汉调桄桄历史悠久,对研究我国戏曲剧种的源流走向、演变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研究汉水上游文化的演变和民间风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及文献价值。
进入21世纪以来,汉调桄桄的观众日渐减少,许多剧团、班社被迫解散,很多传统剧目、曲牌、表演技艺已经或即将失传。目前仍存在的剧团情况不容乐观,剧团的发展日趋苦难,举步维艰,急需人们进行抢救和保护。因此,汉调桄桄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得到妥善的安置和保护。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号召一批学者对汉调桃桃进行了挖掘和整理。